当前位置:首页 >>搭配技巧

这部犯法悬疑片让是枝裕和跌下神坛?并没有!

发布时间:2018-05-01 09:30:56 来源: 浏览次数:
这部犯法悬疑片让是枝裕和跌下神坛?并没有! 日本名导是枝裕和第1部在国内上映的电影竟然是他的历史评价最低点?有人说他因此走下神坛但我却觉得这还是1部佳作鸡汤都爱写,人要跳出舒适区。以人文题材见长的是枝裕和,也突然拍出了1部”犯法推理片“€€€€《第3度嫌疑人》。这也是他和中国观众第1部正式见面的作品,上周5登陆全国艺术电影放映同盟,限定放映。在日本,屡获世界电影节奖杯的是枝裕和已是众所周知的电影大师,是”日本电影“的代言,在他的电影里,1切仿佛都是未完待续而又不了了之的,淡淡的,却很通透。这样的风格如果出现在推理片里,会是甚么局面呢?会让很多观众抓狂。此前,是枝裕和的作品在豆瓣几近每部都在8分以上,接近9分,这次6.9分的《第3度嫌疑人

日本名导是枝裕和第1部在国内上映的电影

竟然是他的历史评价最低点?

有人说他因此走下神坛

但我却觉得这还是1部佳作



鸡汤都爱写,人要跳出舒适区。


以人文题材见长的是枝裕和,也突然拍出了1部”犯法推理片“€€€€《第3度嫌疑人》。


这也是他和中国观众第1部正式见面的作品,上周5登陆全国艺术电影放映同盟,限定放映。




在日本,屡获世界电影节奖杯的是枝裕和已是众所周知的电影大师,是”日本电影“的代言,在他的电影里,1切仿佛都是未完待续而又不了了之的,淡淡的,却很通透。


这样的风格如果出现在推理片里,会是甚么局面呢?


会让很多观众抓狂。



此前,是枝裕和的作品在豆瓣几近每部都在8分以上,接近9分,这次6.9分的《第3度嫌疑人》可以说是史上最低了。


在豆瓣,是枝裕和之前的电影几近没有8分以下的


因此,有人说走出舒适区的是枝裕和拍砸了,走下神坛了。


但是,影片在日本却是另外一种境遇。


在之前的日本“奥斯卡”电影学院奖上,1举拿下了最好影片、最好导演、编剧、剪辑、男女配角6项大奖,整体评价很不错。


是枝裕和近几年来1直保持着1年1部电影的稳定产出节奏。《第3度嫌疑人》可能不是他最好的1部电影,却1定是他最英勇的1次突破


可能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电影,但看了3遍的我却觉得它美极了。


*轻微剧透,放心服用,反正看完电影也没人告知你真相。



请了“神探伽利略”,但破案其实不是重点



熟习福山雅治的观众都知道,他是热播剧《神探伽利略》里性情古怪的物理神探汤川学教授,具有天才头脑,洞察力惊人。



但这1次在是枝裕和的镜头里,福山雅治只是1名普通的律师重盛,面对女儿弄破坏也只能悻悻然去救场,跟他人道歉说自己最近在忙案子。


没有了神探的光芒,反而1步1步,都被役所广司饰演的嫌疑人3隅不断变化的口供牵着鼻子走。



观众很容易习惯性的自带上帝视角,寻觅真相,并且总是相信在影视作品里,真相到最后1定会昭然若揭。


很抱歉,导演并没有告知真相的打算,也无意纠缠于悬疑推理。


并且借福山雅治主演的重盛之口屡次强调,真相是不可能被找到的。




电影1开始就是3隅的杀人镜头,明确告知了观众谁是凶手,嫌疑人3隅本人也早已供认不讳。


但随着剧情发展,3隅却屡次更改口供,不断经历罗生门式的反转,真相的1角不断叠加,却始终难以完全拼凑。


导演的暗示愈多,反而使案件本身愈发扑朔迷离,我们知道的越多,不知道的也越多。




3隅和重盛1共有7次会面,3隅次次都能给重盛“送欣喜”,实在是1个使人崩溃的嫌疑人。


事件的背后有隐情,隐情的背后还有不可说。我们随着重盛每每以为扒开重重迷雾,眼前又是另外一重森林。


影片提到了中国的古语“盲人摸象”,你摸到了甚么,就会把它当作判断的根据,却不知这只是事实的冰山1角。


到最后,观众可能会变得跟重盛1样,愈来愈想去了解3隅,而非1个“杀人犯”的标签。




只不过在刚开始接手这个案子的时候,他也曾强调“当律师没必要理解或同情凶手”,固然,也不负责真相,只有立场。


这是是枝裕和在拍摄《如父如子》的时候,所了解到的事实。是枝裕和在跟当时跟拍的律师和法官交谈时,每一个人都告知他,“法庭不是决定真相的地方,而是审判人的场所”。


《如父如子》


事实真相以外,还着名望、经济、感性、舆论……法庭,固然不是百分百司法公正的地方。


而人究竟要怎样审判人呢?甚么人有资历去审辨别人呢?这个问题可能永久也不会有答案,是枝裕和说,去直面“暗昧”吧。


如果说我们可以在电影里凭仗寻求真相而取得满足,那现实中呢?你看,我们自己是否是也被导演玩弄了,像气急败坏的重盛。




绕不开的“家庭”



表面上,是枝裕和这1次跨出了自己最善于的“家庭”领域,转而将眼光投向了之前少有触及的罪案问题。


但是实际上,家庭仍然是关键所在。在是枝裕和的影象世界里,它是1切冲突的起始,矛盾永久没法弥合,只待时间消解。



影片中3个家庭都恰好有1个女儿,被害人的女儿€€江自小腿脚不便,1直遭受生父性侵;重盛正在办离婚手续,有1个叛逆期食堂工作服长袖
的女儿;3隅的女儿已36岁,早早就刻意避开了自己的父亲。


因此,片中也有3个不称职的父亲€€€€由于工作很少陪伴女儿的律师重盛;由于犯法牵连女儿的3隅;还有或许对女儿施加了性暴力的死者。


同为女儿父亲的身份,拉近了律师与嫌疑犯之间的距离,也让重盛自但是然地产生情感投射€€€€在3隅犯法的动机,会不会是父爱的移情使然?


重盛与3隅最后1次会面,影象堆叠这1起,成为全片最经典的镜头之1


但是在此之前,重盛的女儿曾向他表演秒哭的绝活,暗示了这个时期的小孩最爱撒谎。


这可能加深了重盛的自责,使他变得更感情用事。固然,也可能只是导演在对观众暗示,真凶另有他人,只是被保护了起来。


在这里,“家庭”被嫌犯利用,而他真实的女儿,离开后只留下了1句话,就是“希望他可以快点去死”。



广濑玲饰演的跛脚少女,或许是片中最接近真相的人,也有多是最大的骗子


值得1提的是,是枝裕和自己也有1个女儿,并且一样认为自己“不是个好父亲”。归根到底,家庭关系对人产生的影响,是他所有电影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题。


3人1起躺在雪地上的画面,被虚线隔开的重盛却永久是没法获知真相的“局外人”



最完善的“容器”€€€€役所广司



是枝裕和的电影看似温暖,实际上更接近于残暴。《第3度嫌疑人》更是直接阴郁到底。


不管是3隅1生遭受的不幸,还是最后法庭背后法官、检方、律师3方的心领神会,都由于这1起案件,让这些黑暗显现在众人的眼前。


“我只是1个容器”。片中的嫌犯3隅说。


没有抽丝剥茧以后的1个具体的动机,没有压死骆驼的最后1根稻草,真相或许是€€€€你想要装进去甚么,他就是甚么。



因此,我们时而会觉得他是狡猾的凶手本人,时而会觉得他是1个守护者,1个义士,时鲜花店工作服
而又觉得他不过是假借正义、动用私刑的杀戮者,1个控制欲极强的人,时而还是觉得他也有悲天悯人的1面。


而真实的3隅,多是空的。


想要推理吗?那就反推理吧;开始同情3隅了吗?那给他加1点坏又何妨。直到最后,导演还是保存了人物这份忽明忽暗的暗昧性。



演好这样1个变化多真个复杂角色,固然不是1件简单的事情。


是枝裕和依然是边拍边写球童工作服
剧本,因而拍摄的时候,演员也都不知道真相。


因而在表演的时候,役所广司本人同样成为了容器,他对自己每阶段的供词都确信无疑,以致于连导演本人都难辨真假。


是枝裕和对他疯狂点赞,“役所广司无所不能,我觉得他是日本最好的男演员。”


日本奥斯卡给他的最好男配角奖,绝对是实至名归。


至于从鲜肉帅到现在的福山雅治,本片中的角色本身就处于1个不断溃败的弱化进程,面对役所广司的眼神杀和演技碾压,全数败下阵来。





第3次被杀死的,是真实



电影日文原名《3度目の€€人》,意为“第3次杀人”,中文译为《第3度嫌疑人》有点让人看不懂,不过最关键的都是“第3次/第3度”。


第1次杀人是310年前,年轻的3隅杀死了两个高利贷讨债人。此时也正是重盛父亲作为法官,帮3隅争取到了减刑。


第2次杀人是现在,3隅杀死了打工所在地的工厂厂长,还触及抢劫、焚尸。


第3次杀人,是他借司法之手自戕?


影片里暗昧不明,就看你怎样解读。


有人认为是3隅杀死了自己,有人认为是重盛和其他人的不作为杀死了3隅,也有人说是制度杀死了3隅。


不过在1次采访中,是枝裕和导演表示,“电影中第3次被杀死的是真实”,是他认为最接近于答案的解读。



而杀死真相的凶手,是所有人


这就是是枝裕和的风格。


他不相信非黑即白,他可能永久不会告知你正确答案€€€€由于生活没有标准答案。


就像片尾站在10字路口的重盛,生而为人,总是在犹疑,总是在迟疑。甚么是对甚么是错?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的10字路口,要思考1辈子的事情,不要期望他人给你1个亲飘飘的答案。




不过,虽然没有告知观众1个定论,是枝裕和却在片中给了非常丰富的细节,足以让你自己得出心中想要的答案。


比如3隅爱吃的花生酱,数次出现,后面€€江还专门去店里买。再比如影片整体色调偏暗,不管主角还是路人几近都是深色衣服,却只有€€江穿着非常惹眼的红大衣。


有人说细节太多影响了影片节奏,如果你抱着看1部快节奏烧脑悬疑片的预期来看,失望是理所应当的。


毕竟,这可是是枝裕和啊。故事于他不过是1个载体,背后的隐喻才是真实的表达,喜欢跟他玩这类“瞎揣摩”游戏的,才是他的受众群吧。



影片导演是枝裕和与音乐指点Ludovico Einaudi


固然,在撞上文娱大片的本周末,《第3度嫌疑人》的排片绝不意外地低得可怜€€€€不到0.8%。估计有些地方根本没有排片,下周应当就看不到了吧……在大银幕上看是枝裕和的机会,且看且珍惜。


最后,Ludovico Einaudi的配乐真好听。



文 _7鼻口/阿作

编 _ 阿作

图片来自网络

以上内容来自「外滩TheBund」(微信号:the-bund)

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动进行追究与维权。

欢迎分享,留言交换。转载请注明出处




- THE END-


长按下图2维码关注"外滩TheBund(the-bund)"